A man gestures in front of Shanghai's Peace Cinema as
police break up 'Jasmine Revolution' protests inspired by the Arab
spring uprisings in February 2011. China's President Hu Jintao responded
to the demonstrations by calling for stricter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the internet. Photograph: Aly Song/Reuters
中国的言论审查是让人难以琢磨的,但其中也有几条较为明确的规则。其中最明确的包括不得议论最高领导层及其家属,不得猜测共产党党内事务。
正当中国当局誓言约束谣言四起的微博环境之时,一股前所未有的猜测评论浪潮正在掀起,谈得正欢的还是最为敏感的话题:政治内
讧、绘声绘色的谋杀指控、甚至是(没有根据的)政变传言。政府采取的任何手段,包括严厉的警告、大规模删除、实名注册、关闭网站、甚至是拘押涉嫌人员都无
法让微博用户们听话。
更值得玩味的是,有些最为惊人的谣言后来被确定至少部分准确,让人们开始怀疑这到底是胆大的用户与急切的审查者之间的斗争呢,还是别有内情?
上周二政府发布了一项惊人的新闻:曾是最高领导层接班人选之一的薄熙来从重要领导岗位上被撤了下来,他的夫人薄谷开来则被拘押,怀疑卷入谋杀英国商
人尼尔·海伍德一案,这一消息是多年来中国最大的政治震荡。然而这一政治丑闻中几乎每一项发展,似乎都事先能在微博上看到。
微博用户最早察觉到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曾经是薄熙来盟友的前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逃亡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比官方消息早了两天。在薄熙来被撤除重庆市
委书记一职消息公布前两小时,一条预测此项公布的微博已经广为传播。而薄谷开来毒杀一位名叫伍德的英国人的传言,在周二官方宣布的好几个星期前就已经出
现。
中国作者和微博名人安替指出:"因为有关政治斗争,这些谣言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人们不愿意传播这些谣言。"
国际上对中国互联网的关注,多数集中在中国通过设置防火墙禁止中国用户阅读海外网站上的敏感资料,以及因此造成的对西方知名网络品牌如脸书
(Facebook)、推特(Twitter)和YouTube在中国推广的制约,再加上中国政府与谷歌的冲突造成谷歌决定将中国总部迁到香港以避免继续
接受审查等等。 但是在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用得更多的,是一些国内网站,特别是"微博"服务,据称已有约三亿注册用户。微博才是各种消息
的传播和演化中心:政治控制上的冲突、各种商业信息和推广活动、以及成千上人对各种官方丑闻的踊跃评论,或者仅仅是评论昨晚的电视等等。
居住在北京的一位学者潘鸣啸(Michel Bonnin)说:"相对于西方的推特来说,微博在中国的地位更为重要,原因是对其它媒体的审查非常严。"
"微博也是被审查的,不能认为它是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但是在中国,微博仍然是信息交流最为发达的平台,即使是传统媒体和官方媒体也不得不通过微博来对公众产生真正的影响。而且它还是唯一一个受众可以对信息作出反应并影响信息传播的平台。"
官方对微博影响力的忧虑正变得越来越明显,有人认为如果不是担心可能产生的反弹的话,官方可能已经关闭了整个微博平台,另一些人认为官方既把微博看作是一种威胁,也认为它是一种机遇。
"中国政府是世界上对互联网最为精通的政府",安替认为,"在一个没有民主的国家,互联网是了解民众真实想法的最佳途径。"
互联网还是一个有用的宣传媒体,据新华社在去年12月报道,微博上至少有两万个各级政府的官方帐号。
安替说:"中国政府从来都相信必须占领和使用阵地,而不是将其消灭。"
去年微博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这让许多人惊讶,也许也惊动了政府。但是许多人相信,网络上对温州动车相撞事件产生的愤怒持久的反应触发了政府对微博控制的强化。
事件过后三个月,在一次最高领导层的会议上,同意了政府必须"强化对社会媒体和实时通讯工具的利用与控制"。很快官方即宣布在北京和深圳对微博进行
强制性实名制,两个最大的微博服务机构,新浪和腾讯,正是分别在这两个城市和其它一些地方运行的。稍后官方宣布这一措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安替说:"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开的警告。现在每个人都明白了,如果官方想做的话,他们就可以知道你的所有个人信息。中国网民已经没有秘密藏身之处,官方要的就是这种令你胆寒的效果。"
现在已经很少发生仅仅因为在网上发布批判言论而被拘捕的事了,但是在上星期打击散布北京政变谣言的行动中,有六人被逮捕。这一行动传达出的信息是清晰无误的。
维权网的王松连说:"我认为这些措施对那些知名微博用户来说不可能有太大作用,因为他们已经被严密监视了;对那些执着地要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比如上访者或是拆迁纠纷的受害者等,也不会起太大作用。"
"但是对于那些潜在的举报者,那些从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或是就在他们所住的村子里掌握了侵犯人权行为的关键信息的人……在网上发布任何消息之前,都不
得不考虑一下因此可能遭遇的报复。"然而微博实名制看来并未对现有用户强制实施,在3月16日期限过后,许多没有提供实名资料的用户依然可以发布微博。新
浪的一位发言人称新浪正在执行政策。
但是不难理解为什么网络公司想拖延时间。在去年的高峰期,新浪每月有两千万新用户注册,但是据中国媒体报道,在微博实名制公布之后不久,今年一月份
的新注册用户跌到了三百万。据美国之音报道,新浪CEO曹国伟表示:"我们不能保证今后不会出台更为严厉的措施。这些措施将会对我们的用户群造成影响,并
对有效的用户活动产生负面作用。"
一份在中国数字时代网站上公布的通知中,还列举了其它一些官方措施,包括在微博发布之前进行修改,这一措施将针对已列入黑名单的、或是粉丝超过10
万的微博用户;二十四小时全程监视并迅速删除任何"违法或有害"的微博;存贮用户资料并随时提供给警方等。尽管这份文件无法通过独立渠道进行核实,但是其
中的部份内容,特别是对有影响力用户的重点关注,与现已知道的一些控制手法相符。
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的班志远(David Dandurski)表示:"我们一直都集中关注软件实现的自动审查措施,但我认为其中有许多目前是、也必须是通过人工完成的。"
用户在逃避关键词审查上变得越来越精明,常常采用暗指、类比或是干脆把文字制成图片等手段,审查也得随之提高水平。班志远说他曾经见过一个只带文字图片的微博在几分钟内即被删除。
删除的速度达到这样的水平也说明了审查者人数的增加。当政府审查员向网络公司传达指引,指定必须删除的内容并监督网络公司表现时,他们往往把发现和审查的大部分任务交给网络公司执行。
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监视新浪微博,但是新浪员工人数从2010年下半年的2800人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5000人,其中大部分新员工是在
微博部门工作。审查者会标识或删除有敏感信息的微博,有时甚至会通知发微博的人,警告他们避免谈论某些话题。然而虽然网络公司不敢得罪政府,它们也需要一
个活跃、吸引人的环境来让用户保持兴趣。在微博上虽然还是娱乐明星名气最大,但同时对社会议题和新闻时事的讨论也能够提供热点话题。
班志远把被删除的微博比作在犯罪现场"用粉笔勾出的人体轮廓"。它们给研究什么是政府最为担心的议题提供了线索。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新浪微博所做的首次大规模量化研究发现,在西藏地区,本地微博中有53%被删除了,而在北京这个数字只有12%。虽然大部分被删除的微博无关政治,比如说
是一些垃圾信息,微博删除率在地区上的巨大差异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审查已不仅仅意味着删除,微博服务经常封闭对某些关键词的搜索,而且越来越多的做法是封闭某些微博,不让微博作者以外的人看到。
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观察家们还发现,哪些微博出现、哪些微博被保留甚至比哪些微博被删除更耐人寻味。当重庆方面试图掩盖王立军逃往美国领事馆这一事
件时,它的官方帐号发布了一条王立军因精神压力太大正在接受"休假式治疗"的微博,颇有奥威尔小说的风格。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微博帐号称将会有与王立
军有关的新闻公布,传达了一个和重庆方面矛盾的官方消息:王立军副市长确实曾逃往美国领事馆,并正在接受调查。
班志远解释说:"我们看到薄熙来在他的领地上可以将那里的官方媒体为其所用。然后《人民日报》又被其他人所用,即使在《人民日报》上也能看到不同势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桩涉及高级官员的丑闻会立即触发对相关内容的审查,然而有关王立军和薄熙来的谣言在微博上流传了好多天之后才被删除。有些人开始猜测到底是官方被此事弄得措手不及、还是对这些谣言的传播乐见其成?
安替认为:"从一开始,各种泄露出来的消息出现在新浪微博上,根本没有人管,让人觉得仿佛是身处美国或是英国。这是言论自由吗?不是。这是中央政府故意不封锁某一事件的消息,这样就可以调动民情,以利于搞掉他们的眼中钉。"
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之死一案的出现更让人好奇。在微博上出现谣言声称薄谷开来毒死一个英国人之后,英国政府宣布已要求中国政府重新调查海伍德的死
因。据称王立军曾向美国领事馆官员通报这一指控,假设他在接受中央政府调查时也做了汇报,但这一消息是如何传播到网上的,依然是一个谜。
有时候人们未免高估审查者的协同能力,并不是所有审查中的异常现象都是故意的。在本周二,连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微博帐号似乎都被临时封闭了,起
因是新华社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有关薄熙来被撤职、薄谷开来被收审的消息的同时,又在微博上发布同样消息。它声称这条消息在新浪微博上被延迟发布的原因
是"太诚实",不过这条微博后来也被删除了。
不论如何,这一政治丑闻中各种事件的传播,尽管符合某些势力分支的利益,但同时也是因为成千上万普通微博用户的参与推动。
班志远说:"尽管有关这类事件的讨论不停地被控制、被删除、被'和谐',它们的出现还是跟过去大不相同了。因为社会媒体的出现,对普通人来说,中国政治的丑恶越来越明显。"
中国政府在为自己对网络的控制进行辩护时,往往把焦点集中在那些被政府媒体称为"比毒品还坏" 的有害的"谣言"。当官方传媒公布薄熙来被打倒的消息的同时,它还在显著地位播出了一条新浪、腾讯和百度的领导人表示支持政府行动的新闻。
但是在一个有许多信息不容触及的社会,"谣言"的定义不仅仅要看是不是符合事实,有时还要看是否符合政治需要,这一定义对普通用户来说越来越明显。
"微博是降低腐败、改善社会治理、促进权力者从好的最好良器。" 在美国耶鲁大学执教的中国学者陈志武这么写道,"官员们越抱怨,不正好越说明微博好吗?"
对审查持批评态度的人士还指出,正是控制舆论,而非放松管制,才使大批谣言出笼,审查制度只会造成不信任感。去年当日本核电站发生泄漏危机时,许多
中国消费者涌去抢购碘盐,错误地以为食用碘盐可以防辐射。政府急忙宣布食品供应是安全的,过量食用碘盐有危险,其效果却是反而让抢购之风更盛。正如一个老
笑话所形容的:没有什么新闻是真的,除非政府出面否认。
"黑格尔把谣言比作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那是哲学的国度",中国学者吴稼祥最近写道,"我们这个国家,可没有什么猫头鹰,只有蝙蝠,蝙蝠是谣言,
到半夜才出动,微博就是它的洞穴。"
这条微博很快被删除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