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 2012

查建国谈政体改的渐进性

  (与《环球时报》争鸣之五)
   查建国谈政体改的渐进性
    《环球时报》是执政党众多“喉舌”中的一个特类。它直属《人民日报》但又直言其它党报不敢之言。如最近连发几篇社评,讲政体改的渐进性。在2月25日社评 中先讲“户籍改革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相当有代表性的缩影。”后一下转到政体改“中国其他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不太可能有与户籍改革截然不同的逻辑。”社 评强调“反对改革的主观作用,远远小于现实对激进改革的客观排斥。”在2月14日社评中也强调“…‘渐进式改革’逐步成为中国社会对改革的主流态度。主张 激进变革的人在不断减少,主张‘革命’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对此,我谈以下几个看法﹕
    一﹐目标不明确的“渐进”是停滞。政体改的透明、正确的目标是第一位重要的。当今中国政体改革目标有三:一是毛派目标,回归毛氏时代;二是主流派目标,完 善当前“五不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民主派目标,转型至普世的、世界主流的民主体制。《环球时报》代表的主流舆论可以改革不离口,但改革要达到什么 目标却少谈,甚至将其公开讨论设为“禁区”。目标不明确就是维持现状,维持现状就是停滞。
    二,害怕“突进”的“渐进”是幼稚。矛盾演变是渐进与突进交替展开的一个过程。“渐进”是慢速的积累,是“突进”必要的准备。“突进”则是“渐进”的中 断,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量的快速扩张,是原矛盾体的分解,原平衡、均势的破坏,是历史的分割,是一日千里的飞跃,是改革狂飙式的盛典。把“突进”丑 化、灾难化、恐惧化是政治幼稚病的特征。执政党从一个“革命党”到现在的反“革命”令人感叹!我多次讲自己的拙见﹕改良是原框架中的完善,革命是大框架的 变革。不是“渐进”=改良,“突进”=革命。革命本身是“渐进”与“突进”的交替结合。革命也不等于暴力。革命是非暴力与暴力的混合体。民主派主流是主张 非暴力革命,但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转型的客观过程在“渐进”与“突进”中都会大量存在暴力,这不依我们主观言行为转移,看不清这些关系同样是政治幼稚病的特 征。
    三,无民间配合的“渐进”是空谈。这从两方面去讲:一方面是执政党中的改革派呼吁政体改,但因没有民间强力的、公开的配合就只能变成“空谈”与“作秀”。 这种配合就是强大的变革压力。这种压力当前主要有三,以群体事件为主的维权压力;以网络为主的舆论压力;以阿拉伯之春为主的国际压力。这些压力在空前扩 张,但还不足使执政者由空谈变行动。另一方面是民主派中的诸如呼吁全民上街去“散步”;呼吁即时开始政治反对派与执政党对话;呼吁大家去促使执政党内的派 别公开竞争等等民主转型的行动方案,都会因缺乏民间广泛的认同配合而流于无可行性的空谈。
    四,边镇压边喊“渐进”是欺骗。如《环球时报》3月20日社评就从一贯“中庸”之假象中偶尔露狰狞。“以极端批判‘为己任’或者‘为生’的人,无论他们属 于‘左’的或‘右’的,…他们扩大而不突破国家政治承受力,对他们个人和中国社会都有益。一旦做过头,性质变了,国家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必然阻止之。”所 谓“过头”就是突破他们依其专权不可动摇的核心利益而内定的禁区与底线。国民如逾越即镇压!近年底线呈逐步抬高之势,这表明了其维稳能力的加速衰弱与政改 形势的恶化。当前叙利亚政府一边镇压一边在喊宪法改革就是欺骗,而这时貌似公允地呼吁平等对待则是有利于镇压者、强者、专制者的欺骗。立即停止对改革者的 镇压是对执政者是否真心改革的试金石。
    北京查建国 2012年4月1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