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2, 2013

民主与人的素质

编者按:《民主与人的素质》一文行文流畅,词语简洁,从独特的视角论述了民主制度源于人性的根基、不可避免的缘由、以及影响其建立的选择性因素。作 者以任何素质的人群都能用现代电脑的事实有力驳斥了,以中国人的素质来论断中国不适宜搞民主的:傻瓜不能用电脑论的“政治版”谬论。我们也认同精英取向对 民主制度产生的重要性,但我们更注意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社会资源、文化知识的扩散,精英的传统界线已经大大的伸展了。当李开复、李承鹏这样的精英拥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粉丝的时候,很难分清究竟精英是粉丝倾向的载体?还是精英的选择影响了粉丝的倾向?无疑,互联网造就了现代的互动形式和互动效果。可 以认定,随着互联网不可阻挡的扩散趋势,中国民主的被选择是不可避免的。
 

   民主與人的素質
   張三一言
 
   一 是人性需要民主、能民主;不是人的素質決定民主

   民主与人的素质
   國家、民族、地區之間相比,有發展水準高低之分。就現代化的文化知識作標準論,人有素質高低之分。但是,不論發展高階段還是前階段的人,都有養成民 主文化和建立民主制度並生活在民主制度的素質(需要、能力)。只是發展高階段民主(成熟階段)相應地比初始民主完善;發展前階段的人民主初始時比較不那麼 完善,要比較長時間才能進入成熟階段。沒有理論或事實根據人的素質決定是否需要民主。
 
   人之所以要民主,也能民主,是由人性決定的:人都有強烈的自我作主的欲望。這一欲望表現在經濟上就是私有產權,已經成為共識;在政治上就是民主── 只是民主雖則成了民眾的共識,但是,還未成為人類的共識,專制統治者反民主。專制統治者反民主實質就是只准他作主,不准別人作主:剝奪別人自我作主權利; 也就是壓抑人性。
 
   民主就是一種保障人民自我作主權利的思想和制度,是維護人性的思想和制度。
 
   那種人民素質低不能實行民主、實行民主是災難之說是專制統治者反民主的御用理論。
 
 
   二 人的素質與民主進程有關,與是否需要民主無關

   民主与人的素质
   前面說了不論人的素質高低都需要民主和都能民主。那麼民主與人的素質有甚麼關係呢?為甚麼說:不論發展高階段還是前階段的人,都有民主的需要,都有養成民主文化和建立民主制度並生活在民主制度的素質(能力)呢?
 
   因為,人的素質與民主進程快慢、完善程度有關,與爭取民主的勝算有關;或者可以這麼說,整體素質高的人群,在專制與民主鬥爭中民主贏面較大,反之則 較小。素質低的人群在民主與專制鬥爭中會得到鍛鍊,素質會迅速提升。但這不是要不要民主能否民主關鍵因素;要不要民主、能不能民主是由人性決定的。人之所 以要民主根本因素是人人都有自我作主的人性;關鍵是人的善性(愛己及人,即平等,在政治運作上就是民主)與惡性(利己損人,即等級,在政治運作上就是專 制)鬥爭贏輸。善贏了就可能會出現民主,人的民主就成為可能;惡贏了必定是專制,在專制裡,民主當然不可能。
 
   人們說的專制社會,其實質就是民主與專制鬥爭中民主鬥敗了的社會;民主社會就是民主鬥贏了的社會。
 
   為甚麼自遠古出現古代民主社會後,數千年來都是專制天下呢?
 
   問題在於幾千年來社會資源有限、文化知識局限於少數人手中,掌握少數社會資源和文化知識的人就成了社會上的強人,有權力的人都傾向於人性惡的一面, 這就形成了長期的專制社會。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趨向是除了傳統的資源趨向集中外,還出現了社會資源、文化知識向分散和向下移新趨勢,尤其是互聯網更把這一 趨向極致化。這些趨勢結果是強專制弱化,弱民眾趨強;民主就是這種趨勢在政治和文化思想方面的結果。
 
   專制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拿取這種趨向作為反民主理論工具。他們說,民主是需要足夠的“資源、文化知識向分散和向下移量”(即民眾素質提高──人民素 質低不能民主論)才能實現的,現在人民素質很低,所以,不能民主。還有資源、文化知識向分散和向下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民主不能一蹴而就,還要一個 極長時間才能實現──這是拖延民主的慣常理論。
 
   這是謬論。舉個例子說明,電腦是在現代文化知識最高的國家經過長時期才研製出來的,並且最初造出來的還是像一間屋子那麼大的電腦。於是,有傻瓜說: 我們現在還不能用電腦,我們要等待到現代文化知識前列國家後才能製造電腦、而且還得先做出如屋大的原始電腦之後才能用幾十年時間製作今天那樣的電腦。今天 不能民主論,就是這個傻瓜不能用電腦論的“政治版”蠢貨。
 
   這種不能民主論蠢貨,也在事實面前破產了:不論現代經濟、文化、知識素質都低於中國的不丹、印度、印尼、菲律賓…都民主了;同文同種的中華民國早就實現民主了。
 
   三 民主勝負決定於精英選擇

   民主与人的素质

   民主与人的素质
   民主與專制是人善性與惡性鬥爭成敗結果的表現,那麼這個成敗最關鍵的因素是甚麼呢?
 
   最關鍵的是社會精英取向,或說是社會精英素質高低決定。所謂社會精英素質高低,指的是精英選擇現代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還是古文明其中一面之專制價值。
 
   一個社會進步不是在全民同等地提高水準情況下才能啟動和發展,而是有部分先進者(一般是其中的社會精英,尤其是知識精英)帶動,少數民眾跟隨,多數民眾不反對之下實現的。所以,精英的價值取向決定一個社會的走向。
 
   辛亥革命時代,中國的精英選擇了民主,那時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可見,最低限度,中國精英的素質在亞洲是第一的,誰能說中國精英素質不高?可惜的是, 中國精英當時選取的民主並未取得勝利;經過七爭八鬥,高素質精英向下移、向專制異化,敗給了專制:共產黨取得政權是其敗績的記錄。在今天,中國精英整體是 低素質的,而且是極低素質的,甚至是素質的負數;高素質者是少數。
 
   中國精英素質低的其中標誌事件之一是劉再復的告別革命。幸運的是,從劉再復的告別革命喧囂一時後,到今天,中國精英們不敢再叫告別革命了,接受、期 待,甚至擁抱革命的反而多了;從劉再復告別革命以失敗告終說明,中國的精英素質多少有了一些提升。精英素質之所以會提升,是因為中國革命話題多了,而不是 少了;革命形勢強了而不是弱了;革命可能性大了,而不是小了:事實宣告了以劉為代表的反革命徹底失敗了。形勢比人強啊!
 
   20130219 香港

1 comment:

  1. 民主需要民主党带领,中国的"五四"运动不是极大地推反了封建思想吗? 我祖父是辛亥革命先驱,同盟会会员,也是秋瑾那样领导下运动的

    ReplyDelete